保康县民政局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3年,保康县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立足民政工作实际,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加强民政法治建设,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现将我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及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面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二是根据《中共保康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建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各股室及二级单位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确保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将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其他民政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常抓不懈。
(二)深化学习宣传,提升工作水平。一是认真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和民政政策法规的学习,推进领导干部法治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切实提高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县民政局领导干部2023年学法工作实施方案》,列出学法内容清单和学习时间表,按时间节点扎实开展学法工作。二是加强全体民政干部普法宣传教育。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每月安排不少于1次的干部集中学习,认真组织全体干部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和民政领域政策法规,在全局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全年共开展集体学法15次,开展普法主题宣传6次。三是开展“民政政策法规大讲堂”活动。系统学习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殡葬管理条例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四是积极组织全体干部完成无纸化在线学法,学法积分达标率100%,全局应学人员35人,参学人数35人,合格率100%,提前完成学法积分指标。
(三)依法依规行政,履行政府职能。一是梳理公布权责清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及时制发、调整、公布权责清单,做好清单动态管理。二是开展全县规范城乡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下发《关于规范城乡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全面清理、对口整改、规范管理”原则及“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管理”要求,对村(社区)挂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全县276个村(社区)已按照《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挂牌规范及示意图》要求对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外部“一横四竖一标识”规范挂牌;按照能整合的一律整合,能取消的一律取消原则,已下架2268个大小不一的牌子、制度,基本实现村级阵地规范统一。所有村(社区)按照《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清单指导目录》和《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式样及办理流程》规定进行了全面梳理,指导村干部依法依规、高效便民出具证明事项。对列入负面事项清单的35项不再由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同时积极协调各部门,主动引导居民寻找相应的职能部门予以办理,从根本上改变“万能章”“村级证明大本营”的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四)突出重点难点,深入开展工作。一是规范殡葬服务管理。深入开展《殡葬管理条例》宣传活动。清明节期间,通过电视媒体、流动宣传车、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开展平安清明文明祭祀主题宣传活动,印发《2023年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让文明节俭、文明低碳祭扫等新理念、新要求家喻户晓。调整成立殡葬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规范殡葬服务管理开展散埋乱葬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三区”界线,划定公墓区,确定预留区,严管禁埋区,全面开展“三沿六区”散埋乱葬整治,强化殡葬用品市场监管,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深化殡葬领域改革,扎实开展殡葬服务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二是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制定出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加强机构和设施建设,组建县级未保中心,成立乡镇未保站,积极争取落实人员机构编制,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推动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实绩目标考核。三是着力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全面深入开展精准救助宣传工作,组织全县各乡镇分管民政工作领导、民政办主任、具体负责民政业务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政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集中培训学习,认真宣讲政策变化。精准实施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儿童福利、高龄补贴、残疾人两补政策。全年累计支出保障资金9840.7万元,有序、平稳、透明地推进了我县精准救助工作,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严格落实社会组织登记、年检、评估等工作与社会组织党建同步推进制度,实现社会组织成立登记、章程核准、年检年报、专项抽查、等级评估、教育培训与社会组织党建“六同步”。坚持培育监管并重,实施社会组织登记“一网通办”,深入开展社会组织涉嫌非法集资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165家。五是依法开展婚姻登记服务。加强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建设,推进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互联网+婚姻服务”,提升便民利民服务质效,树立窗口良好形象。依法办理结婚登记871对、离婚登记256对,受理离婚申请415对,补发婚姻登记证174对;接待服务群众来电来访、婚姻政策咨询1623人(次),成功调解28对离婚当事人放弃离婚、回归家庭。婚姻登记服务零差错、零投诉,登记合格率100%。六是加强区划地名规范管理。深入宣传贯彻《地名管理条例》,加强地名更名、命名规范管理,推进地名成果转化利用。先后更名、命名地名46个,设置地名标志58块,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34处,充实和完善国家地名数据库保康地名信息1800多条。持续深化平安边界建设,完成保康—神农架线行政区域边界联检工作。
(五)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一是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局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对涉及“三重一大”事项,经局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认真执行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二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聘请法律顾问1名,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合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2023年法律顾问出庭应诉2次。
(六)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工作。一是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引导民政服务对象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行政争议,力争把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程序中。2023年,民政局无行政复议案件。二是依法做好信访工作。严格落实法定节假日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班子接访制度,切实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强化群众合理诉求的解决力度。全力做好特殊时间节点的信访工作,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及时化解和有效管控社会矛盾风险,最大限度发挥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整体作用。2023年我局共收到上级交办信访件3件,湖北省智慧信访信息系统转办7件, 全国民政信访信息系统转办4件,收到襄阳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工单98件,全部按时办结,办结率为100%;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七)持续深化政务公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履行公开职责,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及时更新工作动态,按时将民政系列惠民政策、办事指南、规章制度等在县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2023年,我局主动公开信息101条,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仍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树立得还不够牢固,法治教育、学习培训还不够深入,个别干部不重视学习,认为学习是软指标,对法宣在线平台上法律法规学习走过场,缺乏主动性,对本行业法律法规掌握得不够全面和系统,落实普法责任制还有待加强,法治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普法宣传下沉力度还不够,受众面不够大。民政服务对象大部分是老弱群体,在普法宣传时定点宣传的多,下沉乡镇、村居宣传少,宣传方式单一,创新不够,主要通过发放宣传单、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等传统方式为主,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宣传较少,法治宣传工作成效有待提高。三是民政执法力量较弱。民政业务工作量很大,执法队伍力量不足,面对社会组织、养老机构、殡葬、地名、慈善等众多执法领域,受编制和人员限制,实际从事民政执法工作人员少,执法力量还较薄弱,执法体系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是专业法律技能型人才缺乏,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壮大。
三、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坚持把法治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完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该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股室协同抓,全局干部职工齐力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列为重要培训内容,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法治政府建设,带动全局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推动法治建设营造了浓厚氛围。
三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圆满地完成全年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国方针政策,按照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部署,对标对表,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进法治民政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民政系统“八五”普法重点内容,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干部理论学习内容,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学习。
(二)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规范、执法决定合法有效。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强化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机制。
(三)健全机制加强普法宣传培训。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加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强化民政业务政策法规普法宣传力度。扎实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借助法宣在线、学习强国等平台,通过以案释法、专题学习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各项法律法规,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围绕中心工作和重要节点,广泛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际禁毒日等法治宣传教育,突出民政重点业务领域,贴近民政服务对象开展普法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四)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政策,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五)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强化社会组织行政执法,严厉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
(六)持续优化基本社会服务效能。加快推进特困供养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水平。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持续加大散埋乱葬问题专项整治力度。
主办:保康县政府办
承办:保康县行政审批局(政务公开)、保康县融媒体中心(新闻、技术)
县行政审批局政务公开股股长:吴吉香 负责人:蔡 雨
保康县市民之家服务咨询电话:0710-5998999
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李广儒 负责人:余兴湶
保康县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710-5818875
地址:保康县清溪路8号 邮编:441600
E-mail:bkzwgk@baokang.gov.cn
备案号:鄂ICP备19027950号 鄂公网安备:42062602000051
网站标识码:4206260007 站点地图